近日,由江蘇省信用擔保協會主辦的蘇冀晉魯粵黔浙七省擔保協會聯盟2023年第三期研修班在江蘇南京成功舉辦,南粵基金集團副總裁、南粵國投董事長陳曉光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活動并作主題演講。來自江蘇、河北、山西、山東、廣東、貴州、浙江以及安徽、青海和新疆等10個省份200多家擔保機構近300人參加此次培訓。
跳出擔保做擔保 新思路引發業界共鳴
本期研修班聚焦金融新規、科技金融和專精特新三大主題,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扛起擔保業使命擔當,為穩增長、調結構、促改革、惠民生貢獻擔保力量。國家工信部有關領導,以及各省市銀行、擔保機構高管精英分別進行了經驗分享,大家從新近出臺的金融政策、到熟悉精通的擔保業務,相互交流、對標學習、分享經驗,奉獻了一場高層次、廣視角、多內容的行業盛宴。
培訓班上,陳曉光副總裁就《擔保生態環境再造及批量業務風險控制創新》作主題演講,立足普惠金融和擔保行業高質量發展實際,從政治生態、社會生態、發展生態、信用生態角度出發,深刻剖析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,融資難、融資貴的世界性難題的根源,提出擔保生態環境再造思路——以各級政府產業政策為導向,政府性融資擔保為抓手,中小微金融賦能為平臺,金融協會組織為紐帶,運用科技金融和大數據手段,搭建萬企中小微“1+N”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,圍繞中小微企業和“三農”企業成長、發展需求,提供全流程、全要素、全生命周期服務,打通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通道。
陳曉光副總裁提出,要跳出擔保做擔保,通過金融科技,夯實企業畫像和風控模型,以股權的思維防范風險、債權的手段控制風險、服務的理念化解風險,實現風控措施前置,推動“零售業務批發做、批發業務集中化,集中業務專業化,專業業務數據化”,從而破解擔保行業發展瓶頸、營造四大生態環境,實現擔保行業“從上樹摘桃,到下地種桃林”的根本性轉變升級,這一創新思路引發參會同業者共鳴,獲得廣泛認同和肯定。
深耕普惠金融 助力增城高質量發展
南粵國投作為增城區唯一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,始終堅持準公共定位,踐行普惠金融道路,聚焦地方中小微企業和“三農”主體發展,發揮政府性擔保平臺政策優勢和專業效能,為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、為金融機構代償分險、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。截至目前,南粵國投已和16家銀行取得授信額度42億元,累計為260余戶中小微企業和“三農”主體提供融資擔保超6億元,在保余額5.3億元;擔保總規模超32億元。
在收獲業績的同時,南粵國投也收獲了系列榮譽。2022年南粵國投“批量業務創新模式助力企業紓困”案例,成功入選廣州市金融助企紓困“優秀案例”;“數字化擔保創新案例”作為廣州市唯一一家入選廣東省融資擔保行業的創新案例;“南粵國投長江村鎮銀行小批量業務擔保”產品入選廣東省融資擔保行業創新產品;“廣州市增城區擔保費全額補助政策和新設融資擔保公司獎勵政策”入選廣東省擔保創新政策;廣東省財政廳2021年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績效考核評價中,南粵國投以總分87分的優異成績,在廣州市5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中名列第一,獲得2021年度績效評價最高等級“優”。
接下來,南粵國投將在增城區委、區政府指導和南粵基金集團領導下,持續深耕普惠金融。一是立足增城區中小微企業和“三農”主體實際,筑牢風險資金池,深入拓展“三園、兩會、一鏈、一塊、一行”的“三集式”普惠金融集群,讓增城特色的南粵批量業務模式遍地開花;二是瞄準荔枝、遲菜心、絲苗米等增城農業特色產業,依托核心企業,整合上下游農業產業資源,打造四流合一的風控措施,踐行供應鏈資金閉環管理模式,實現多個農業產業鏈、供應鏈的延鏈、補鏈、強鏈,助力增城區鄉村振興;三是通過開展“金融服務進鎮街”主題活動,高效整合政、銀、擔、企多方資源,打通最后一公里,將金融活水引流進鎮街、園區和企業;四是提前布局金融科技,建立健全萬企中小微綜合服務平臺,實現企業需求和服務機構的高效匹配和精準對接,推動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,促進增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投稿:南粵國投
審核:融媒體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