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,這是個告別寒冬走向春天的月份。
1月29日,這是個告別1月走進新月的日子。
2015年1月29日,在經濟下行的隆冬時刻,一群追夢者從五湖四海來到廣州,整裝待發,他們心中燃燒著信仰,毅然在未知的挑戰中踏上征途,不但要挑戰季節的冬天,也要向停滯不前的經濟發起挑戰。在時任廣州市委常委、增城市委書記歐陽衛民(現任國家開發銀行行長)同志的親自主持下,在增城市委,一家勇擔使命的創新型企業——廣州南粵基金集團有限公司(簡稱“南粵基金”)掛牌成立了,從此開啟了砥礪奮進的創業和創新之路。
五年來,南粵基金始終堅持不忘初心,勇擔使命,始終堅持與偉大祖國同呼吸、共命運,始終踏著時代的脈搏前行,始終專注于服務實體經濟,克服了資本金規模偏少、監管新規不斷推出的種種困難,用短短五年的時間,成功躋身廣東省私募基金五強榜單。
不忘初心,勇于擔當是南粵基金的鮮明特色。五年來,南粵基金自覺擔當起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歷史使命,積極圍繞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精準服務,我們服務的超視堺、維信諾等兩個超百億規模先進項目落戶開工,為廣州打造世界顯示器之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率先垂范,眾志成城是南粵基金的成事風格。南粵基金有一個強有力的黨政領導班子。集團董事長肩挑黨政兩幅重擔,運籌帷幄,率先垂范,將公司黨建工作同日常經營同布置、同安排、同落實。五年來,董事長始終走在公司的最前列,干在公司的最前列,身體力行,為公司上下樹立了榜樣。在南粵基金,上級指到哪里,公司就將黨旗立在哪里,領導和群眾就奔向哪里,智慧和汗水就灑向哪里。無論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,還是脫貧攻堅的村村寨寨,都有南粵基金的大旗在高高飄揚,都有黨員的黨徽在熠熠生輝。
攻堅克難,逆風飛揚是南粵基金的強烈品格。五年來,國際風云變幻,國民經濟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,傳統的發展思路、發展模式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在復雜的局勢面前,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,南粵基金自我加壓,創新發展,充分發揮品牌影響力和資源整合優勢,借力發力,取得了逆風飛揚的好成績。
五年里,我們牢記春天出發的意義,春華秋實的哲理和春種秋收的古訓,披星戴月,夙夜在公,開展項目考察調研800余次、累計600余天,行程數十萬里,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,用真情聆聽時代呼聲,用實干履行莊嚴承諾。增城推動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、懷化產業基金、銀川都市圈產業基金,共同構筑起管理及顧問規模超800億元、簽約規模超2000億元的產融服務南粵新軍,標注了一個有情懷、有擔當的新時代新型國企的精神坐標。
成績只代表過往,未來的路仍然滿布荊棘,依然有風風雨雨。2020年的一月,亥豬和子鼠交替之際,本應喜慶祥和的一月,一場人類從未遇到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洶涌而至。一月中旬至今不到兩周的時間,疫情進一步擴大,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。
就在這樣的時候,我們迎來了2020年1月29日,迎來了南粵基金掛牌五周年的紀念日。
我們應該怎樣紀念南粵基金的五周年?
特殊時刻需要特殊的紀念。當下最好的紀念,就是勇于擔當,眾志成城,共赴時艱,戰勝病毒,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。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從1月20日開始,我們無數個長途電話跨越大江大河,鼓舞感染無數合伙人和同行者,匯成南粵共識和南粵力量。四天里,我們發揮平臺優勢,從全國各地緊急籌集調配醫療資源,馳援防疫一線。湖北地區,50萬個醫用口罩;廣州地區,30萬個醫用口罩;北京地區,20萬個醫用口罩……
農歷正月初二,我們振臂高呼,率先向全社會發出聯防聯控、共同抗擊疫情的倡議書;于此同時,全體員工共同發起了“共克時艱,與武漢人民并肩作戰”的愛心捐款行動……春風不負年年信,星光不問趕路人。
一個團隊、一個企業的時勢觀,最能折射出它的胸懷和抱負。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中國正處在發展振興的關鍵階段: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,從“富起來”到“強起來”的時代關口。國家使命即為立企之本;時代責任即為興企之路。
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?今天,在世界大變革環境中和開往春天的列車上,我們能否把握前進方向、抓住戰略機遇,關鍵在于能否有足夠的本領擔當,這便是南粵基金新起點新征程上新的使命、新的抵達。
知其所來,方能識其所在、明其將往。眺望遠方的路,用初心和使命凝聚起繼續前行的力量,用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致敬這五年,眾志成城、共赴時艱,前后相續、薪火相傳,這樣的團隊才能無堅不摧,這樣的企業才能行穩致遠,這樣的情懷才配得上偉大的時代。
這便是我們應該留給歷史的最好的記錄。
這便是我們面向未來始終應有的態度。
這便是我們對掛牌五周年的最好的紀念。